儿童牙科:守护孩子笑容的道防线
很多家长认为,孩子的乳牙迟早要换,就算出了问题也不用太在意。但实际情况是,儿童时期的牙齿健康直接影响恒牙的发育,甚关系到孩子的咀嚼功能、发音和面部发育。今天,我们就来儿童牙科那些家长必须知道的事。
为什么儿童牙科如此重要?
孩子的牙齿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萌出,到12岁左右乳牙逐渐被恒牙替换。在这漫长的过程中,乳牙不仅是咀嚼工具,更是恒牙生长的“向导”。如果乳牙因蛀牙过早脱落,相邻的牙齿可能会倾斜,导致恒牙萌出空间不足,引发牙齿排列不齐等问题。
此外,儿童时期的龋齿(俗称蛀牙)发展速度比快得多。因为乳牙的牙釉质较薄,一旦出现蛀牙,很容易伤及牙髓,引起疼痛甚感染。有些孩子因为牙疼不愿吃饭,长期下来可能影响营养吸收和生长发育。
家长容易忽略的三个儿童牙科问题
1. 奶瓶龋:很多家长习惯让孩子含着奶瓶入睡,奶液中的糖分长时间停留在牙齿表面,极易导致门牙大面积蛀坏。建议1岁后逐渐戒除夜奶,睡前用清水漱口。
2. 刷牙方式错误:有些家长让孩子自己刷牙,但6岁以下儿童手部灵活度不足,很难清洁牙齿。建议家长每天帮助孩子刷牙一次,尤其要清洁后牙的咬合面。
3. 牙科恐惧症:很多孩子对看牙有恐惧感,往往是因为次就诊就遇到了疼痛治疗。建议在孩子2-3岁时进行次牙科检查,以涂氟、简单检查为主,建立对牙医的信任感。
儿童牙科的三大预防措施
窝沟封闭:恒磨牙的咬合面有许多深浅不一的窝沟,容易藏匿食物残渣。窝沟封闭是用的树脂材料填平这些沟壑,降低蛀牙风险。通常在6-8岁(恒磨牙萌出)和11-13岁(第二恒磨牙萌出)各做一次。
定期涂氟:氟化物能增强牙齿抗酸能力,促进牙釉质再矿化。建议每3-6个月由牙医进行一次涂氟,同时使用含氟牙膏(3岁以下用米粒大小,3岁以上用豌豆大小)。
早期矫治评估:7岁左右建议做一次正畸评估。有些牙齿排列问题(如地包天)在替牙期干预更好,能避免后期复杂的矫正治疗。
看牙医不哭闹:家长可以这样做
很多孩子抗拒看牙,其实与家长的引导方式有关。试试这些方法:
• 平时可以通过绘本、动画片让孩子了解看牙的过程
• 避免用“打针”“拔牙”等恐吓性语言,可以说“让医生数数你的小牙齿”
• 就诊尽量选择简单项目(如涂氟),建立愉快体验
• 治疗中家长保持平静,紧张情绪会传递给孩子
关于儿童牙科的常见疑问解答
Q:乳牙蛀了要不要补?
A:必须补!乳牙蛀牙可能引发根尖周炎,影响恒牙胚发育。如果因龋坏过早脱落,还需做间隙保持器。
Q:孩子几岁开始用牙膏?
A:从颗牙萌出就该清洁。1岁前用清水或可吞咽牙膏,1-3岁用含氟量500ppm以下的儿童牙膏。
Q:换牙期牙齿松动怎么办?
A:让孩子自然舔动,不要用手摇晃或硬扯。如果恒牙已萌出而乳牙未脱落,需及时找牙医处理。
儿童牙科的重点从来不只是治疗,而是从小培养正确的口腔保健习惯。每天认真刷牙、定期检查、合理饮食控制——这些看似简单的小事,才是给孩子好的“牙齿礼物”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