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周病不容忽视,这些症状可能是你的牙齿在求救
早上刷牙时发现牙龈出血?咬苹果时留下血印?口气越来越重?别以为这只是“上火”,你的牙齿可能在无声地求救——牙周病已经悄悄找上门了。作为成年人牙齿脱落的首要原因,牙周病在我国35岁以上人群中的患病率高达90%,但80%的患者早期根本没意识到自己需要治疗。
什么是牙周病?
简单来说,牙周病就是牙齿周围组织的慢染。就像房子地基被白蚁侵蚀,牙龈、牙槽骨等支撑牙齿的结构会逐渐遭到。初期可能只是牙龈红肿出血(牙龈炎),发展到中晚期会出现牙齿松动、移位甚脱落。更值得警惕的是,牙周细菌还可能通过循环影响全身,增加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。
六大预警信号,你中招了吗?
1. 牙龈出血:刷牙、吃硬物时出血是早出现的信号 2. 持续性口臭:漱口也难以消除的气味 3. 牙龈红肿:健康的牙龈应该是粉红色且紧贴牙齿 4. 牙齿变长:实际上是牙龈萎缩导致牙根暴露 5. 牙齿松动:咬东西时感觉牙齿“漂浮” 6. 牙缝变大:牙齿移位造成的黑三角
为什么天天刷牙还会得牙周病?
很多人委屈:“我每天刷两次牙啊!”但刷牙只能清洁60%的牙面,隐蔽的牙缝、牙龈沟才是牙菌斑的“大本营”。尤其是吸烟人群、孕妇、糖尿病患者,以及有家族遗传史的人更易中招。长期不洗牙的人,牙结石会像水泥一样牢牢附着在牙齿根部,给细菌保护伞。
三步科学应对方案
阶段:基础治疗 洗牙(龈上洁治) 深层清洁(龈下刮治)双管齐下,相当于给牙齿做“大扫除”,多数早期患者到此阶段就能控制病情。
第二阶段:手术治疗 中晚期患者可能需要牙龈翻瓣术、骨移植等,就像给摇晃的牙齿“打地基”。现在的微创治疗更快,不必闻“手术”色变。
第三阶段:终身维护 治疗后每3-6个月复查一次,就像汽车的定期保养。学会使用牙缝刷、冲牙器,巴氏刷牙法要确保刷到牙龈边缘。
预防比治疗更重要
记住这三条黄金法则: 1. 每年洗牙1-2次,相当于给牙齿做体检 2. 牙线比牙刷更重要,睡前一定要清洁牙缝 3. 发现牙龈出血别拖延,及时检查能省下后续治疗费
牙齿是我们的天然咀嚼工具,别等到“人未老牙先衰”才后悔。明天就预约个牙周检查吧,健康的牙龈应该像新鲜草莓一样结实饱满,而不是像烂番茄般一碰就出血。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