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齿矫正到底值不值得做?正畸医生5个关键问题
每次照镜子看到不整齐的牙齿,很多人都会萌生做矫正的念头。但网上信息五花八门,有人说矫正后脸型变好看了,也有人说戴牙套太遭罪。作为从业10年的正畸科医生,今天就用大白话告诉你关于牙齿矫正实在的。
什么样的牙齿需要矫正?
不是所有牙齿不整齐都需要干预。如果只是轻微歪斜不影响咬合,可以不做处理。但出现以下情况建议及时就诊:前牙明显外突(俗称"龅牙")、地包天(下牙包住上牙)、牙齿拥挤导致清洁困难、咬合时上下牙无常对齐。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外观,长期可能导致牙龈萎缩、关节疼痛等问题。
矫正器怎么选?别被营销话术忽悠
现在主流的矫正方式有三种:金属托槽、陶瓷托槽和隐形牙套。很多人冲着"隐形"二字选择透明牙套,但实际需要满足牙齿条件较简单、自律性强(每天戴满22小时)这两个前提。金属托槽虽然明显,但适用性广且性价比高。具体选择需要正畸医生评估后,根据牙齿情况、年龄、预算综合决定。
成年人矫正还有吗?
经常遇到30+的患者问:"现在矫正是不是太晚了?"答案很明确:只要牙周健康,60岁都能做。矫正虽然骨改建速度比青少年慢,但配合度往往更好。不过要注意,成年人矫正周期通常比儿童长3-6个月,且需要更注意保持器的佩戴,否则容易复发。
那些没人告诉你的矫正
1. 矫正不会直接改变脸型,但调整咬合后可能让下颌线条更协调
2. 拔牙矫正不是必须的,约40%病例需要拔牙
3. 矫正期间每顿饭后都要清洁,否则容易蛀牙
4. 保持器少要戴2年,很多人失败在后这一步
如何找到靠谱的正畸医生?
认准两个硬指标:中华口腔医学会正畸专委会会员证书(COS会员)和医师执业证书上的"口腔正畸学"注册。不要轻信网红,面诊时重点观察医生是否详细检查你的口腔状况、能否清晰解释方案。可以要求查看类似病例的矫正前后对比,但记住每个人的都存在个体差异。
牙齿矫正就像给牙齿搬家,是个精细的技术活。与其纠结"做不做",不如先做个检查。正规医疗机构都会初诊,带的牙片和疑问,和医生面对面沟通才是靠谱的选择。





